金丝盘扣,水墨花雕,旗袍美到,足以让人窒息。据说张曼玉在出演《花样年华》时,穿上当时的裁缝手工缝制的旗袍那刻,忽的愣了神儿,恍惚以......
就袍服的演变过程看,袍服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北朝后期流行的袍服的圆领就是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而产生的[65-69] ,袖子从宽松到紧窄更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衣身的宽舒到紧身适体更是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总体而言,中国袍服的演变就像中国民族的演变一样,是汉族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交融的结果,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传统的袍服演变基本是以汉族主流袍服款式为主,吸收其它民族好的元素而成,而今受西方文化影响深重,本末倒置,直至基本将传统的全部丢掉了,文化的丧失对于一个民族无疑是一场重大的灾难。呼吁对传统的传承,对传统服饰的传承无疑是每一位华人应有的责任,这需要民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普及、执政者对服饰文化的重视、及文艺知识界的倡导。
《花样年华》的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都是张叔平亲自操刀,他是一名技术精湛执有冰冷手术刀的外科医生,生生将一对婚外恋男女在那些背着人偷来的、幽室相守时光中的飘摇不定和难堪,撕开创口、血肉模糊。张曼玉在片中扮演的60年代女子,前前后后一共有26套手工制成的旗袍。冷香端凝、满怀心事的女人外表风情万种,内心却是被一层又一层不同的锦绣外壳密密实实地包住,猜不透也看不穿。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旗袍为卖点的电视剧和电影则不断出现,比如著名的花样年华、色·戒等。
2015年5月16日,由中国旗袍会发起、全球420个分会响应的旗袍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15万华人身着典雅的旗袍,挑战人数最多的旗袍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74] 之后2004年的《爱神》和《2046》中巩俐、章子怡的旗袍也全是出自张叔平团队的手笔。久而久之,张叔平和他的服装设计团队也就一直为王家卫的那些看似生冷晦涩却深情难测的电影服务。《一代宗师》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上一页123